首页 > 艾灸病例库 > 内科 >

 

腹满

    【概述】:
    腹满,系指自感腹部胀满不适,而腹部外形没有胀急之象的病症。本症多由风寒外袭、脏腑虚寒、寒实内结、热实内结、气机郁滞、瘀血阻滞、蛔虫内扰、宿食内停等导致。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腹泻、腹痛等疾病。

    【症状】:
    (1)寒湿内聚:腹满,腹胀,按之不减,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大便泄泻,或脘腹疼痛,口渴不欲饮,舌苔白腻,脉弦缓。(2)脾胃虚寒:腹满,腹胀,时作时止,时轻时重:喜暖喜按,得热则缓,神疲乏力,纳谷呆滞,舌胖淡或有齿痕,苔薄白、脉迟。 (3)实热内结:腹满,或硬痛,或绕脐疼痛,大便秘结,手足汗出,潮热谵语,脉沉实,或迟而有力,舌苔黄燥或焦裂起刺。 (4)湿热内蕴:腹满,腹胀,脘痞呕恶,心中烦闷,口渴不欲多饮,时时汗出,大便溏泄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腻,脉濡数。 (5)宿食积滞:腹满,胀痛,嗳腐吞酸,或厌闻食臭,或大便泄泻,臭如败卯,舌苔厚腻,脉沉滑。

    【艾灸取穴】:

    腹满常规灸法

    穴位 长强、曲骨、关元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水分、中脘、太冲、期门、复溜、肾俞、大肠俞、小肠俞、三阴交、腹结、天枢、气冲、足三里
    顺序 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、先灸头部后灸四肢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。
    灸法 每次选3-5穴。患者取合适体位,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。每个穴位灸15—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每日灸1~2次,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,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。
     

    【病因分析】:
    (1)寒湿内聚腹满与脾胃虚寒腹满:二者虽均为寒证,前者属实寒,后者属虚寒。前者系寒邪直中入里,或进食生冷,或久居湿地,内外相合,寒湿内聚中焦,脾胃升降失调,发为腹满。后者则由于脾胃素虚,中阳不振,又过食生冷,或过用寒凉药物,以及大病失调,久病失养,致脾胃虚寒,发为腹满。寒湿内聚腹满,因寒湿为阴邪,凝滞中焦则腹满,困阻脾胃,浊阴不降则恶心呕吐,清阳不升则大便泄泻,气机不畅则脘腹疼痛,脾胃不得舒展则食欲不振,口渴不欲饮,舌苔白腻,脉弦缓。脾胃虚寒腹满,因中虚内寒,非一日可复,故腹满,时作时止,时轻时重,且喜暖喜按,或进热饮热食则舒,中虚则气血生化不足,故神疲乏力,化源不足则气无力提挈脏腑,故有内脏下垂,脾虚则不运,胃虚则不纳,故纳谷呆滞,舌胖淡或有齿痕,苔薄白,脉迟,均为脾胃虚寒之征。二者主要鉴别点在于:寒湿内聚腹满,按之不减,且伴有呕恶泄泻,脘腹疼痛,舌苔厚腻等症:而脾胃虚寒腹满,则喜热喜暖喜按,且伴有神疲乏力,内脏下垂,舌苔薄白等症。 (2)实热内结腹满:多见于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中。因邪热入里,壅滞肠胃,与肠中糟柏互结,阻于肠道,大肠传导功能障碍而成。大肠传导受阻,胃肠气机不能顺降,故腹满不减,无形之邪热与有形之燥矢互结于内,故腹满胀痛,腑气不通,则大便秘结,四肢皆禀气于胃,热炽阳明,故手足汗出,里热炽盛,扰乱神明,故潮热而谵语,舌苔黄燥或焦裂起刺等伤津耗液之征。 (3)湿热内蕴腹满与宿食积滞腹满:前者为感受外邪,或嗜酒厚味,辛辣之品,脾胃受伤,健运失职,湿热内生而致。后者则由于饥饱失常,肠胃乃伤,难以磨谷,食谷停滞不化而成。故前者因湿热交阻于内,气机升降失职,则腹满而胀,脘痞呕恶,大便溏泄,热郁于内,则心中烦闷,湿热相兼,则口虽渴但不欲多饮,湿热互结,胶黏腻滞,虽时时汗出,而邪仍难解: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腻,脉濡数。后者则因宿食积滞,气机不畅,故腹满且痛且胀,饮食在胃中滞留不化,胃失和降则嗳腐吞酸,或厌闻食臭,脾不健运则大便泻臭如败卯,舌苔厚腻,脉沉滑。二者主要鉴别点在于:湿热内组腹满而胀,且脘痞呕恶,口渴不欲多饮,大便溏泄,舌苔黄腻:而宿食积滞腹满胀而痛,嗳腐吞酸,口臭,厌食,大便泻臭如败卯,舌苔厚腻。

    【案例】:

    【艾灸体会】:
    艾灸治疗腹满有一定的效果。饮食:宜1.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;2.宜吃维生素B等营养神经的食物;3.宜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;4.宜吃性味寒凉的食物。忌1.忌吃酒精等对神经有麻醉作用的食物;2.忌吃咖啡等影响睡眠的食物;3.忌吃高盐的诱发高血压的食物。

    长按二维码查看病例:【腹满】
    免责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