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艾灸病例库 > 妇科 >

 

胎位不正

    【概述】:
    胎位不正,是指妊娠后期(30周后)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正常(不居枕前位),亦称胎位异常。常见的有臀位、横位和后位。古称“倒产”、“横产”、”偏产”,多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或经产妇。现在临床中一般将胎位不正分为气机郁滞、脾虚湿盛、气血虚弱三种证型。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胎先露及胎位异常,其中以臀位及横位多见,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因素之一,通过定期产前检查,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。

    【症状】:
    (1)气机郁滞:妊娠30周后,胎位不正,伴见精神抑郁,胸胁胀满,时轻时重,不思饮食,暖气,大便不调,苔薄白,脉弦滑。 (2)脾虚湿盛:妊娠后期,胎位异常。身体较胖,但肌肉不结实,身重力弱,不耐劳,或脘闷纳少,或食欲不振,或见浮肿,舌质胖淡,脉滑或兼濡。 (3)气血虚弱:妊娠30周后发现胎位不正,伴见形弱体瘦,头昏乏力,面色咣白,神疲懒言,心悸气短,食少便溏,小腹下坠,舌淡,苔薄白,脉滑无力。

    【艾灸取穴】:

    胎位不正常规灸法

    主穴 至阴
    配穴 阴交、太冲、期门、肾俞、三阴交、足三里
     
     
    灸法
    时间:治疗选胎儿活动较频繁的高峰时间疗效最佳,孕妇可根据胎儿活动高峰时间自定。如早晨6~8时,中午12~14时,晚上20~22时等。体位于环境:嘱孕妇采用平卧放松体位,双手自然平放在床上,松开腰带,屈膝,呼吸平稳自然,精神愉快不紧张,周围环境宜安静。艾灸方法:一般采用温和灸,同时灸治双侧至阴穴,由助手帮助治疗。若胎儿活动不明显或活动微弱,可改用雀啄灸至穴位附近皮肤发红,但不至起泡,时间以15~20分钟为宜,每日或隔一日治疗一次。
     

    【病因分析】:
    (1)气机郁滞胎位不正与脾虚湿盛胎位不正:前者多由气机郁滞,胎儿转位受阻而引起:后者则多缘脾虚湿停,影响胎儿转位所致,气滞胎位不正,可见形体黄瘦,面部隐隐发青,除腹部胀满不舒,胸闷等:脾湿胎位不正则见形体肥胖,身重力弱或兼见浮肿,四肢困倦等。 (2)气血虚弱胎位不正:系因体质虚弱,气血不足,无力转位所致。其辨证要点是以形体消瘦,唇舌淡白,少气乏力,不耐劳累等为主要表现。

    【案例】:
    韩某,女,23岁。第一胎,妊娠35周,经B超确诊为胎儿臀位。初诊经膝胸卧位法予纠正,第37周来诊仍为臀位,转我科针灸治疗。先令孕妇平卧,调匀呼吸,精神放松,先在至阴穴施以温和灸,患者十分钟后感觉胎儿活动缓慢,该用雀啄灸和温和灸交替使用五分钟后胎儿活动加快,三十分钟灸治完毕。第二天复诊,孕妇诉灸后十小时内胎儿活动频繁,于是再行温和灸20分钟。第三天诊时,孕妇诉昨日灸后胎儿频繁活动,越6小时候渐渐转慢,继而恢复原来的正常活动状态。遂请B超时复查,确诊胎位为左侧头位。以后随访并每周检查胎位,均为头位。

    【艾灸体会】:
    艾条温和灸矫正胎位不正效果很好,一般施灸1~5次可得到矫正。

    长按二维码查看病例:【胎位不正】
    免责声明